16.女軍官路難行
文/黃雅嫻(台北市上班族協會執行幹事)
國內的婦女運動迄今走了將近二十個年頭,與先進國家相比,台灣的婦女運動雖然不像西方婦女運動艱辛困苦、阻撓重重,由最基本的投票權爭取起。但是這將近二十年的努力,使得台灣婦女人權,有了大幅的提升,原本屬於男性的領域,如工程師等等,也開始有了女性的加入;而過去被認為是女性的專利,如護士,也慢慢看到男性擔任起細心照顧的工作。過去兩性刻板的界限,現在正逐漸被打破,僵硬的男/女角色認同,也開始鬆動。
當報紙以頭版的方式處理在三軍六校的畢業典禮中,前三名均由女性獲得時,這不正是代表著最楊剛的環境---軍隊,面臨女性的傑出表現,也不得不將原有的防線節節撤退?但是當拔得頭籌的女狀元說出:「希望在畢業之後,女性軍官在分發、任職上都與男性軍官一樣,有公平的機會到各地服務。」這不但道出女性在「軍隊」這個職場中,最無奈的事實,更代表了女性軍官最沈痛的呼聲。
根據統計,目前為止女性軍、士官有將近七千人左右,即使如此,這群為數不少的女性工作者,卻在她的職場中,遭受到不友善的對待,只能做著低階靜態的工作。對於這個現象最典型的說法,不出這幾種:女性的特質不適合軍隊生活、女性的體力遠不如男性、女性無法帶好軍隊、女性特殊的生理狀況如何能夠負荷軍隊嚴格的要求?事實上,這些說法似曾相識,在過去二、三十年,在一片以男性為主的職場,如高科技,也出現過類似的說法。然而,只要我們仔細地檢測一下,便不難發現,所有的工具,都是依著成年男性的規格量身訂做。機關槍難道不能做得更輕巧,以靈活運用?戰鬥機的駕駛,難道不是朝著更高科技、更易操作,以減低人為疏失的方向設計?至於女性難以帶好軍隊的說詞,就更是以男性為中心,用來防止女性分享權力的藉口。
以現行的女性軍、士官,對於軍隊這個特殊的職場,所佔的位置來看,在尚無女性擔任連長、營長等管理階層,遑論將官位置的現況下,雖然在學業成績上有著傲人的表現,但她們的職場生涯才剛剛開始。面對女性仍是少數的軍隊,如何減低工作環境敵意,才是開墾這片沙漠的第一步。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