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專欄目錄
1999年  1∼  6月
 

13.母親節不是慰勞日
文/黃雅嫻(台北市上班族協會)

 又到了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照例地,商人又拿這個節日以「慰勞辛勞一年的母親」為名促銷商品,促銷的內容不外乎是:珠寶、服飾及健康食品、用品等等,似乎年長、當了媽媽的樣子就不脫「該被慰勞」(因為辛苦了一整年)、「更美麗」(因為母親將其大半輩子的青春都奉獻給家人及子女,青春已逝,只得用珠寶及服飾來彌補)。
 日據時代的女性,沒有所謂的職業婦女,她們只有一種命運: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她們的一生的角色只有:女兒及母親;只有順從聽話的份,卻無作主掌權之日。二次大戰結束後,到七0年之間,台灣用廉價且密集的勞力,換取了舉世皆知的經濟奇蹟。這有一大半是靠著紡織廠、加工區的女工,隨著機器日夜不停地運轉與青春青絲編織而成的富裕景象。
 與這些時代的女性命運比起來,八0年代迄今,因為台灣經濟漸漸穩定,女性的受教育權也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因著受高等教育而得以擺脫過去的命運,進入職場擔任較為高階的職位;也因為教育的關係,女性擔任的工作越來越多樣,已經不再只有:老師、護士、女工、秘書等助手的工作,還有工程師、醫師、大客車司機、經理、教授等等,過去一直被當作只有男人可以做的職務。
 而母親的角色,也逐漸在改變中,從教科書從善如流地改掉過去「爸爸早起看書報,媽媽早起忙打掃」的刻板印象,到現在做早餐、拖地洗衣、接送子女上下學的,也會是爸爸。我們看到操持家務的角色有了新變化,這樣的變化正說明了權力關係的消長,我們的文化與生活,越來越不需要有一方犧牲自己成就他人,需要的是共同的參與及付出,而得來的成果也由所有成員共享!
 過去受苦難,需要在每年特定節日被安慰救贖的角色已經越來越少了,而一向嗅覺敏銳的商人及電視肥皂劇編者,卻始終沒有發現這一點!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