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er's Talk—第七期
公車司機的心聲-要安全、也要尊嚴
文/林芸姿
近半年來,一連串發生多起公車意外肇事事件,公共行車安全頓時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由於廣大的上班族往往也是每天必須仰賴坐公車上下班的公車族,公車與上班族的生活步調息息相關,因而引發我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本文擬從同是作為一個受雇者的角度來思考與理解這個問題!
長期以來,司機因為不合理的薪資結構,使其必須以趕趟數、拼獎金,才能拿到足以養家活口的薪水。而當司機在擁擠的台北市街頭接送乘客時,毫無經驗的義工抽檢,卻隨時會讓司機一天的辛苦白費,且動輒有被記過、甚至解雇的危機。
當我們聽到各界的責難聲,紛紛將矛頭指向公車司機,何曾反向思考過:有誰會故意在馬路上橫衝直撞,拿自己與乘客的性命開玩笑呢?而當乘客抱怨司機為何車才離站不遠,卻不願好心開門讓他上車時,可知司機是會因此而被記過呢?但是,種種的污名硬是扣在司機身上,導致其工作的士氣低落,長久以來建立的勞動尊嚴也蕩然無存!
日前,公車速限40公里的方案實施月餘來,公車除飽受「烏龜公車」的批評之外,解釋事故仍然頻傳的原因又是因為司機不遵守規定而造成的。其實,司機們也都願意配合限速規定,但在沒有相關的配套措施之下,僅僅設定公車速限,所造成的結果只是讓乘客的交通時間變長,非但徒增許多社會成本,亦未真正改善公共行車安全。同時,也延長了公車司機的工時,讓其待班、休息的時間更為減短,在亟需心神充分專注與體力要求下,身心持續承擔著相當高的勞動強度。
因此,要重新檢討公車長期的薪資、管理結構與整體的交通政策,才是永保行車安全的解決之道。特別是,切實檢驗現有公車薪資結構上「低底薪,高獎金」的不合理制度設計,保障公車司機的固定收入,讓司機能安心駕駛,提供安全、舒適的公車服務品質,才會是台北市民之福。
回到【會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