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假象是從何時開始進入她生活私密的角落裡的?而甘於接受引誘亦不是沒有原因的;婚後一年多後,因著女兒的出生,她開始了家庭主婦的生活,沒有工作﹝家務及帶孩子是女人天經地義的事嘛!﹞,沒有收入,更沒有了自己獨處的片刻,而認識的所有人中﹝包括先生﹞,給了她的訊息皆是:小孩自己帶是最好的、媽媽帶的小孩最聰明活潑了、職業婦女的辛苦妳是不會了解的、給老公養,好命呀!........等等這類的話,逼使她自欺欺人的為家庭、為先生、為孩子、為了愛而繼續地吞噬著那苦悶及孤單的苦水。也因這樣的責任使命感令她刻意地規避了自我內心的意願及期許,從此焦慮、憂鬱、煩燥即與她形影不離的為伴,更甚的是她主動與先生或親近親友說出她的內心感受時,得到的卻是冷漠、不屑、別不知足或是誰不是這麼過來的等等的回答,在與先生的一次爭吵中,她聽到了那句平常不過卻異常刺耳的:妳懂什麼!妳早與社會脫節!她自此驚覺自己的困境;於是追求一種生活的變化或說是轉移情境成了她以為較之其它改變易做之事了......。
情事的開端倒也不如想像的那麼難,或者說只要忽視自己的感受,只專注於談對方有興趣說的,又或者什麼都不說的只去用身體享受,再甚者拼命地滿足對方的虛榮、迎合對方的喜好........一切似乎就水到渠成的發生了。當然,逐漸地她就感受到似曾相識的情境在發生著,那不是他!而是她毫不知悉的先生,在婚前與她相識、相戀的種種;而他與先生的不同是她所一直細心觀察、推敲的,也當然的,除去情愛需求,她怎麼也找不到兩者有什麼不同。
當她獨自一人坐在冷清空蕩的電影院裡,看著那部名為『麥迪遜之橋』的影片時,她的情緒頓時像是海浪般在胸中波濤洶湧了起來,眼中的淚珠滿框,思緒亦像是雪花般地在腦裡浮現出許多片斷記憶及場景,耳根內響起了多年以前流行過的某首歌的一句:我韃韃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她突然地驚覺到無法愛自己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更別說是奮力的去追求社會給予女人較大較多的生存空間及時間。
終於,她知道了那不過是一種假象,再清楚不過的知道那不是她所追求的一種愛情形式,雖然愛情是那麼的不可預期,但致少瞭解了什麼不是她所要的,也知道怎麼樣勇於捨棄她不要的!
然後,她除了繼續她還算幸福的婚姻之外,她開始感到可以擁有較為愉悅的自我,或者說她因此而使自己真正地邁向幸福,卻不一定完美無瑕的婚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