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們要介紹一些可以在社區這個範圍裡推動的工作,作為專業里長施政時的參考。但是我們必須再次強調,這些工作不是里長一個人「做」的,里長只是扮演火車頭的角色,吸引大家的參與,因此最好能結合社區既有的團體組織,如社區發展協會、早覺會、學校家長會等,一同來推動。
都市中的社區承受著相當大的環境衝擊,也形成了許多環境危機。每個人都有義務也有權利要求一個健康、安全、不破壞生態平衡及環境品質的家園。而里長則可以扮演環保社區的催生者,在社區推廣生態、環保的理念。∮ 社區生態與環保議題,可洽詢:一、社區綠、美化與生態教育:
每一個社區都應該有一處讓居民活動、休閒的公園或綠地,里長可以向市府爭取這個基本的「社區之肺」,並組織里民擔任認養人,分工維護公園、綠地的品質。或者在社區內舉辦類似「大家來種(認養)樹」的活動,在每棵樹旁製作一個小說明,就成了植物、生態教育的現成教材。此外,有些社區本來就有民眾平時休閒健身的爬山步道,里長若能聯合居民稍微加以整理佈置,建立路標以及各種生態植物的說明看版,一個「自然步道」就產生了,是活生生的社區生態教室。二、推動資源回收:
垃圾問題近年來常造成都市危機,但其實很多垃圾只要做點小改變,就能轉換為可再利用的資源。里長應在社區推動資源回收的觀念,例如,可以組織居民一起推動廚餘回收,邀請環保團體到社區教大家將廚餘變堆肥,做成的有機肥料,還可以種植有機蔬菜。里長也可以定期在社區公園或公共空間舉辦「跳蚤市場」,除了推廣惜福愛物的環保理念之外,還能交流鄰里的情感。三、流浪狗的社區認養:
很多居民因為「狗屎」的問題而排斥流浪狗,但其實流浪狗多半會將其排泄物掩蓋起來;里長應針對養狗居民做宣導,請他們清除溜狗時的排泄物,並且切勿遺棄狗兒,製造更多流浪狗。台北市現仍以「銷毀」的不人道方式處理流浪狗,但是社區其實可以成為解決流浪狗問題的基地。里長可以聯合社區居民進行「原地認養」,由居民輪流餵養、照顧結紮後的狗兒,讓狗成為社區的公共保全狗,而且因為狗天生的領域性,其他流浪狗也就不會再進入同一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