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們要介紹一些可以在社區這個範圍裡推動的工作,作為專業里長施政時的參考。但是我們必須再次強調,這些工作不是里長一個人「做」的,里長只是扮演火車頭的角色,吸引大家的參與,因此最好能結合社區既有的團體組織,如社區發展協會、早覺會、學校家長會等,一同來推動。
獨居老人過世無人聞問的新聞,相信許多人看了都會鼻酸。因應台灣社會邁入高齡化的趨勢,「社區」在未來的老人福利工作上,將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老人的問題可分為健康老人、獨居老人、失能老人等三類,針對他們的不同需要,里長在其間可以扮演資源串連的媒介。∮ 社區老人福利議題之推動,可向「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洽詢:(02) 2369-6686。一、建立老人保護通報網絡
受虐或獨居老人的問題通常是發生在無人知道的情況下,因此,里長可以組織社區居民,定期輪流到府探視或電話問安,建立一套有效的通報網絡,才能預防或減少問題的發生。目前民間團體已經和計程車業者合作,建立一套通報網絡,里長也可以協助社區內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申請。二、送餐服務
針對社區中獨居生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或是家人工作無暇為他們料理三餐者,里長可以結合社區家庭主婦或餐廳業者,為這些老人提供送餐到家的服務,解決他們食的問題。三、長青學苑/社區關懷活動
健康老人需要多活動,社區中許多退休的健康老人,有餘暇可以服務社區,里長可以去協助他們組織「老人會」等團體,邀他們投入社區服務的行列,例如輪流探訪生病或孤苦無依的其他老人。里長也可以在社區中開辦長青學苑,讓健康老人將其人生經驗與專長,分享給其他人。此外,利用假日舉辦社區關懷行動,讓年輕的社區居民與老人一同活動,也可以達到社區情感交流的目的。四、監督社區安養中心
社區裏若有照顧失能老人的安養中心,里長可以作為監督者的角色,監督其照顧品質與安全,並協助未立案者接受輔導立案。此外,對於在家中全職照顧老人的社區居民(通常是婦女),則可引介目前政府提供的「喘息照顧」,讓她們有偶爾休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