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性生態教育普及化
——李奧波逝世五十週年專文之三
陳慈美
1998.6.1.《主婦聯盟會訊》127期《沙郡年紀》內容簡介
李奧波的《沙郡年紀》(註)全書分成四部分:
- 沙郡歲月: 這是按照季節編寫的小木屋隨筆,敘述他們一家人在威斯康辛州一個已經遭破壞而被遺棄的沙郡農莊上的所作所為。他們努力地用鏟子和斧頭來重建過度現代化的社會所失落的生活,並在其上尋求糧食,而且,居然也得到了上帝所賜與的食物。李奧波把這小木屋視為躲避過度現代化的事物的週末避難所。
- 地景品質: 這部分記錄李奧波歷經四十年,在全美國各地所遭遇到與保育有關的一些事件,令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於親眼目睹這些環境惡化的現象,他很痛苦的學習著去檢討保育政策的缺失,成為後來建構「土地倫理」的重要根據。當中,〈 像山一樣的思考〉 廣被人傳誦,文中記述了他的轉變,承認他因短視和人類中心的心態作遂而得罪了大自然,筆法近於奧古斯丁的《懺悔錄》。自此,他開始學習像山一樣的思考(因為只有山活得夠久,才能夠客觀地看待自然界生命間的相互關係),也因而開始學習重新建立一種完全不同的保育觀。
- 鄉村風情: 這部分是李奧波原書所沒有的,1966年本書再版時,由他兒子魯納(Luna)將《環河》書中的八篇文章放入本書的第三部份(1953年,魯納收集李奧波未發表過的散文集結出版《環河》一書,後來已絕版),內容環繞在鄉居生活的深層觀察及心靈體驗。
- 結論: 這部分涵蓋全書的精華〈 土地倫理〉在內。有人形容〈 土地倫理〉就像皇冠上的一顆鑽石,篇幅雖不到全書的十分之一,卻因此造就了一本成為後代保育工作者靈感泉源的保育聖經。李奧波在序言中坦白地承認:「只有非常同情我們的讀者才會想要為這部分的哲學問題傷腦筋。」
接下來,我們嘗試介紹一點傷腦筋的哲學問題。
環境問題根源探討
一般在探討造成環境危機的根源時,大致有下列兩類型的說法:第一類型將環境危機歸咎於人心無窮的貪慾;第二類型將箭頭直接指向貪婪的資本家與大企業、共犯的政客、無能的官僚等,視他們為罪魁禍首。
儘管這兩種類型極為不同,基本上,他們的論點也都沒有錯,但卻也同樣犯了一個共同的毛病,就是太過簡化整個問題的真象,無法透視現代錯綜複雜的社會實況。因為,環境危機的原因盤結交錯,根深蒂固地從我們整個做事的方式(即奠基在現代科技講究高效率的做事原則)以及基本價值觀(即根據人文主義與人的快樂為至高的善,並以享樂、金錢及物質的積聚來衡量的價值判斷)發展出來。
環境危機的範圍不但廣大無邊,而且持續地擴展惡化,搖撼著整個人類文明所賴以建造的價值與信念的根基。因此,愈來愈多人體會到,除非我們從當今對待自然的主流態度與價值觀作出徹底的檢驗反省,否則,所有的批判只是處理「癥狀」而非針對「病因」。
挑戰因循隨俗的道德哲學
李奧波則認為,倫理的產生與演變,不應該只是哲學家研究的領域,事實上,它同時也是一個生態進化的過程。他根據生態學給倫理所下的定義是:「在生存奮鬥中對行動自由所施加的限制」。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複雜化,這種「對行動自由所施加的限制」就必須不斷的延伸其範圍,從人與人、人與社會,到人與土地的倫理規範便成了一種生態進化上的必須。
正是這種倫理學的生態解釋,使得李奧波對傳統因循隨俗的道德哲學理論提出了極為嚴肅的知性上的挑戰。可惜,多數學院派的哲學家至今對這個挑戰仍不願正視。
突破環境運動瓶頸
長期研究環境倫理且對李奧波極為推崇的生態哲學家柯力考特(J. Baird Callicott)指出,《沙郡年紀》一書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除了它的文筆太過簡潔之外,對多數哲學家而言,李奧波的思想是陌生而基進(radical)的,甚至覺得它涵蓋的理想太過廣泛而難以實踐,因而將它擱置一旁。柯力考特在一篇探討李奧波「土地倫理的觀念基礎」(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the Land Ethics)的文章中有這樣的結論:「產生土地倫理之鑰在於全面性生態教育之普及化」(The key to the emergence of a land ethics is universal ecological literacy)。
台灣的環境運動雖然產生不小的影響力,但目前似乎也碰到一些瓶頸。每年重覆同樣的議題、同樣的抗爭,讓不少曾經熱心投入(而大多數人也依然熱情不減)的人士,開始質疑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或許,從整個做事方式、價值判斷,甚至認知方法等作出深刻的反省與討論,正是李奧波的作品所給我們的啟示吧!
註:
《沙郡年紀》之舊譯本《砂地郡曆誌》並沒有加入第三部分,是譯自1949年版之原著。 back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會址:100台北市汀州路三段160巷4號5樓之1 電話:(02)2368-6211 傳真:(02)2368-6213 Email:homemakr@ms15.hinet.net 劃撥:1294898-3,戶名:主婦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