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論壇 【前進部落格】

會訊第172期 (2002年5月)


全民旅遊運動中的生態旅遊年

文/元千

   吾家生活一向簡約,惟愛四處遊山玩水。長期以來,我們刻意避開熱門景點的觀光人潮,在靜僻的角落自得其樂,享受自然原味。不過,年復一年,每回出遊的失落感總會有增無減,惋惜福爾摩莎的天生麗質逐年毀在人工整容下......。

   台灣開發濫墾的鯨吞蠶食已夠嚴重了,偏偏隨著國民所得高漲旅遊風日熾,兼以週休二日推波助瀾,原有的觀光風景區無法滿足大眾遊賞獵奇的胃口,早先隱密幽深的景點一一競相曝光,報章媒體跟著大肆炒作,來不及喘息的福爾摩莎被迫捲入全民旅遊運動的風暴中。

   觀光旅遊,號稱無煙囪工業,原是相對於會製造廢物污染的工業,而以現成既有的環境資源帶動經濟發展。看似母雞下金蛋的一本萬利,其實背後所要付出的心力、代價一點都不輕鬆。人潮帶來了商機買氣,也帶進交通、垃圾廢棄物、噪音干擾、消耗有限資源......的負面影響。這需要整體規劃,考慮承載量,評估環境衝擊,研儗相關配套措施......等的通盤考量和經營管理的長遠眼光。同時,要全面發展觀光旅遊,避免旅遊資源枯竭,還應一併提升國民素質,檢視積弊已久的國民旅遊心態與模式。

   台灣人的休旅觀光,向來以人為本,以自我優惠為先。交通如此,飲食如此,遊樂方式復如此,所以「車」盡量坐,「路」盡量開,非不得已不勞駕兩腳;至於吃飯嘛皇帝大,能享受絕不委曲,即使自炊排場也不小,往往一餐下來,殘羹餘餚杯盤狼藉;而為了玩興的淋漓盡致,不但眾聲喧嘩、CD音響隨伺在旁,還少不了以血拼採買滿足消費慾望。這樣粗糙、扭曲的旅遊觀,為台灣的環境帶來許多難以彌補的傷害與破壞。眼看一條又一條的道路,把原本的自然生態和地質岩層切割得支離破碎;漫不經心的人群隨意製造噸位驚人的垃圾,或者呼嘯而過徒留破壞、陷當地蒼生於萬劫不復;尤其甚者,為了關照遊客的方便與需求,大大小小的水泥設施四處攻佔地盤。我們時時以客為尊,努力改造環境來迎合遊客喜好,卻忘了提醒來者入境隨俗,及身為訪客應有的禮節和風範。

    近兩年來,結合生態保育的生態旅遊蔚成氣候,許多相關旅遊業者紛紛以此包裝上路,政府和保育界大力提倡,民間產業界也多看好市場前景,樂於跟進轉型。照理說,台灣環境生態所受到的衝擊可望降低,事實上卻有很大的落差。生態旅遊彷彿是一種超眩超ㄅ一ㄤˋ的流行,可以增廣新知、炫耀見聞,有探索的懸疑,有冒險刺激的快感......,標榜「生態旅遊」的國內外旅遊情報處處可見。體驗過國外的生態旅遊,再來見識台灣自認的生態旅遊,真會冷汗直流,我們沒有遊客承載量的限制,干擾生態環境的警覺,控管處理垃圾的意識,尊重當地住民的概念,我們沿用舊有的旅遊陋習和霸氣繼續消費生態。各種玩家出籠,剝削著福爾摩莎多樣獨特的生態環境,野營人弄髒野溪河床、賞蝶人潮驚走蝴蝶、浮潛人潮踩死珊瑚、吉普車隊塗炭輪下生靈......,業者挖掘每一個有賣點的景點,留下殘局給大地自行善後,是有利可圖?是無知愚昧?

   鼓吹「生態旅遊」之前,環境教育的認知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台灣的環境教育雖已行之有年,但目前仍未普及一般民心,有限的解說員與志工畢竟不足以應付當今旅遊熱潮的龐大需求。今年,是台灣的「生態旅遊年」,各種相關活動躍躍欲親福爾摩莎的芳澤。「愛」之適以害之?或者雙方能皆大歡喜?今年,是全民共同反省、自我約束的契機,同時,也期待台灣生態能停止沉淪,旅遊文化的素質有所提升。

   回當期會訊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會址:100台北市汀州路三段160巷4號5樓之1
電話:(02)2368-6211
傳真:(02)2368-6213
Email:homemakr@ms15.hinet.net
劃撥:1294898-3,戶名:主婦聯盟

本專題之文字版權屬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所有, 引用自主婦聯盟會訊,任何非學術性之引用,請徵得原作者之同意。
意見與回應 Yam Women Web since 2001.09.15
All rights Reserved by 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