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毒塑膠
~檢測含氯材質的方法
PVC被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稱為「毒塑膠」,從生產製造、產品使用到廢棄處理都會產生有毒物質,經焚化爐燃燒會排放出戴奧辛,及有害重金屬鉛、鎘,與危害呼吸系統與植物生長甚烈的鹽酸氣體等,對環境與人體健康影響重大!此實驗非常適於了解塑膠製品如保鮮膜、食品容器、玩具等是否由PVC(聚氯乙烯)製造。當發現某材料是以PVC製時,請試著不要再使用它們。
1.器具:
銅線(可重複使用)、瓦斯爐、檢測樣品![]()
2.注意事項:
- 請務必清潔樣品,否則其可能會誤導結果。
- 實驗可能造成樣品燃燒或產生孔洞,請以適當的部位進行測試,以免損壞。
- 銅線置於爐火上會變得很熱。請不要過熱,以免銅線熔化損壞爐子。
- 實驗會產生毒煙。在實驗前後必須使用風扇通風。實驗所產生的灰份可能含有毒性物質,請勿以手接觸。
- 如想要測試粉末、液體、或氣體,請小心用火。建議只取小量樣品,裝入不銹鋼小容器。
3.檢測步驟:
- 銅線的一端置於爐火上加熱(手握的另一端請用布包起來隔熱,以免燙手),直到表面上所有的雜質都被燒完,且銅線變成火紅為止。
- 將銅線火紅的一端接觸產品樣本,直到要檢測的材質表面有被燒烙的現象。
- 將銅線移回爐火上,並觀察爐火的顏色是否改變。如果爐火變成綠色火焰,則表示有鹵素存在。除了非常少數的特例之外,該鹵素通常是氯。
4.原理
此實驗被稱為貝爾斯坦試驗(Beilstein Test),是貝爾斯坦(1838-1906,俄羅斯人)所發現的方法。當樣品含有鹵素(如氯、溴、碘),會在銅線表面形成會揮發的鹵化銅,使火焰的顏色轉為綠色。當測試PVC、PVDC(聚二氯乙烯)、PCB(多氯聯苯)、氟氯碳化物、chloropyren橡膠(一種合成橡膠)、對二氯苯、DDT、BHC(六氯苯)、與碘酒時,火焰會變為綠色。此測試方法不能用於氟與含有鹽分的樣品。因為氟化銅不會揮發,不會產生綠色火焰反應;而含鹽分的樣品會因鈉的反應使火焰變為黃色,因此無法觀察到綠色火焰。
註:關渡青少年保育解說團今年在看守台灣協會的技術協助下展開「反廢棄物PVC檢測行動」,他們檢測了兩百多件物品,其中有六十多件含有PVC成分,如:保特瓶飲料的外包裝、橡皮擦、保鮮膜、食品包裝,人手數張的金融卡、信用卡、與各式各樣的會員卡,活動贈品如墊板或兒童玩具等。
(本文摘錄自看守台灣協會譯、日本子孫基金會提供之「檢測含氯材質的方法」)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 |
---|---|
會址:100台北市汀州路三段160巷4號5樓之1 電話:(02)2368-6211 傳真:(02)2368-6213 Email:homemakr@ms15.hinet.net 劃撥:1294898-3,戶名:主婦聯盟 |
![]() |
Yam Women Web since 2001.09.15
All rights Reserved by 開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