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討論區】

婦女論壇

鰻魚的故事




[03/27/99]憐鰻人
 

  近來幾位好友瘋狂地愛吃蒲燒鰻,託我買給他們吃。我覺得「吃米要知米價,吃鰻魚要知鰻魚的故事」。愛吃之外,應該要知道鰻魚怎麼來的。我遍查資料,在《台灣常見魚貝類圖說》,查到以下的說明(摘要):   

  鰻魚屬降河性洄游魚,棲息於河川底層與洞穴中,夜行性,以魚蝦及底棲動物為食。成魚棲息於淡水域,到生殖季節時降游到遠洋中,進行產卵及交配。廣佈於西太平洋區(自日本北海道至菲律賓,包括台灣)的日本鰻均來自同一產卵區,即北赤道洋流區。幼魚孵化後,在海中漂流2,000公里,約百餘日成為鰻線,順著黑潮海流北上,游到菲律賓、台灣、中國及日本之河口,溯流至河川中下游棲息長大,約4-5年成熟。未降河之成魚,可存活達50年以上。   

  野生鰻已不常見,市場所見之鰻多為沿海捕撈之鰻線養殖而成,為本省外銷主要魚種,以南部養殖較多。近年來鰻線數量日益減少,而有代以歐洲鰻。鰻可煮湯、紅燒,也可加工製成蒲燒鰻。




鰻魚的故事PARTⅡ

[03/27/99]憐鰻人

  我是嘉義人,雖然襁褓時候就舉家遷北,但小時候寒暑假常回鄉下阿公阿媽家。記憶中50∼60年代的嘉南平原,原本舉目一片水稻田,曾幾何時全變成了鰻魚塭。抽地下水養鰻魚輸出到日本,許多農家都發達了。但結果呢?今天走一趟東石、鰲鼓,眼淚都要掉下來,地層下陷使得很多古厝、墳墓都泡在水裡。

  據說現在大家怕了,「比較不抽了」(也只是比較不抽了),許多水產養殖業外移到印尼、越南等地。可以預想10-20年後,當地必也會發生與台灣西海岸一樣的悲劇。   

  也因此,我一直不是很喜歡吃鰻魚,但卻對這滑溜溜的動物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大概罪惡感作祟吧!




有環保理念的養鰻者

[03/30/99]懶媽媽

  幾年前,當我初次聽說台灣有這樣具永續經營理念(利用海水循環養殖、不抽地下水)的養鰻者時,我真的好感動!又發現這樣的魚類加工品對現代人而言,實在是太方便了,微波一下或烤幾分鐘便可上桌了,更可給孩子帶便當。

  我覺得,我們應該多支持這麼好的生產者。




請問有多少傻子?

[04/02/99]愛鰻者

  連續看到批判“連副總統的有機蔬菜分送篇“文章以及為了堅持有機農業理念的“有理想的傻瓜“,不禁大嘆台灣還剩下多少“傻瓜“?願意為台灣為地球的生態,盡一份力量?

  而最近,我與一些朋友大啖鰻魚的同時,不禁想知道,當我們吃到無害的有機農業的產品時,背後要付出多少人力成本以及時間成本?




成本效益的計算也應「從搖籃到墳墓」

[04/03/99]試著計算一下

  您提出的問題其實也是我經常在思考的:有機蔬菜即使這麼貴,農夫卻種得這麼辛苦,丟棄在田裡的遠較送出來賣的多許多,划得來嗎?又農夫不可用農藥,要花多少時間除草,要花多少心思抓蟲,合經濟效益嗎?農夫也不用化學肥料,要花多少心思備齊所有作物需要的養料?

  若以傳統主流的經濟觀,這是傻子的行為,絕對不合乎經濟效益。但所謂「成本」的計算是不是應該更為週全,而且要更為巨觀?有機蔬菜我們深刻感覺到的是人力成本的超負荷,但相對的,它省下來的健康效益與環保效益是否也應加分?還有,它運用有機肥相對地減輕了農畜廢棄物處理上的成本,是否也應加分?

  其實,化學肥料與農藥的製造過程是很能源密集(energy intensive),也是成本密集的,同時它需要長途地運送。但為什麼它可以相對這麼地廉價?有很大的原因出在這些都是大型跨國企業的肥料公司或農藥公司,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流竄在各第三世界國家,那個地方環保法規鬆就往那兒設廠,錢自己賺,污染留給當地負擔,當然自己花費的「成本」就低了。

  除此之外,還要算算政府的農業補貼政策,經常政府花了不少的化學肥料補貼、設備補貼等等,受惠的大多是使用化學肥料者,或大型農場,至於我們接觸到的有機小農戶等,是很難有機會享受到補貼的。

  很抱歉,個人不是學經濟學的,不能再更深入地計算成本,但直覺上一直認為,用「昂貴」來形容有機蔬菜是很不公平的。其實,以目前我們付給有機農戶的價格,雖然是高,但對他們來說還是很不符成本的。目前我們只有寄望更多的傻子農戶及傻子消費者,才可能撐起台灣有機農業的幼苗。




向傻子致敬

[04/03/99]愛鰻者

  看那麼詳細的解說,真是不得不佩服這一群堅持理想的“傻子“。

  加油!!而我也會持續地以行動的方式支持你們,並將這個理念廣為傳播,請周遭的朋友一起來響應!!


電子信箱 婦女論壇 since 19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