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互動 | 親子關係 | 可行之道 | 結語 | 參考資料 | 首頁 |
---|
親子關係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夫妻兩人在增加家庭成員的決定中,其實亦很難脫離社會的期待與價值觀,從生的決定到養的過程,依然處處可見性別不平等的刻痕。
一、 生育傳統性別文化建立在兩個基礎點上,一是刻板的性別印象,二是優劣尊卑的價值差異。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即開始以性別二分的方式對待/教養男女孩,它具體而微地表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從顏色的使用、模樣的打扮、玩具的選擇、食量的設定、哄玩的方式等等,不一而足。藉由這樣區隔二分的教養方式,父母們期待養出「像男孩子的兒子」和「像女孩子的女兒」,一點一滴把兒子和女兒調教成完全不同的兩種人。隨著孩子的成長,區隔的程度愈來愈明顯,譬如男孩開始玩電動遊戲,學習競爭的本事;女兒則玩洋娃娃,幫忙做家事,學習扮演妻子/媽媽的角色;男孩個性中的好動與攻擊性被縱容,女兒則因為乖巧聽話而受到誇讚。在這種教養方式之下,男孩只能培養出特定的男性特質,女孩也有其特定的女性特質。這樣的僵化二分,剝奪了男女孩全面適性發展的可能。如果用顏色來做一個簡單的比喻,五彩繽紛的顏色原本各有其美麗之處,端看個人之喜好以及如何搭配運用,但如果將一半的顏色限定專屬於男性,另一半專屬於女性,只會剝奪孩子們接觸一個更為多采多姿的顏色世界的可能性。傳統觀念總將沒有生養子女的婚姻視為不圓滿,因此,婚後數年間,夫妻就會面臨生育的壓力,再加上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還必須生出男嗣來傳宗接代,才算完成任務。九○年代的今天,比起過去阿媽的時代,女兒們的命運當然改善了許多,但重男輕女觀念的餘毒卻仍殘存。關於這一點,可以從近幾年來台灣男女嬰兒出生比率的變化明白得知。從1990年至1992年的三年間,出生男女嬰性別比例高達110.22,到了三至五胎更高達129.5。這樣的差距據合理推測應是利用早期產檢鑑定胎兒性別後實行人工流產的結果。必須/最好要生出男孩的觀念,不僅使得婦女在懷胎生產的過程中擔負過多不必要的壓力,且讓生育機能有障礙的婦女必須求助各種醫療方式求子,致使生產之於婦女而言,只淪為滿足夫家傳宗接代的工具性角色。而假設此家庭中已有其他子女,這樣活生生地、純以胎兒性別來決定它是否有權出生的做法無疑是兩性平等教育最壞的示範。
二、養育
孩子出生之後,就開始細緻長久的養育教導過程。儘管許多研究已顯示,人的個別差異遠高於性別差異,但直到今天,許多人還是習慣以先天生理因素來解釋/決定性別差異,而完全漠視了後天教養,也就是性別文化的影響力。如果我們在體認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先天上的各種複雜的組合與差異之餘,也不要忽視後天種種的教養方式其形塑力量的龐大深遠,恐怕才能明白性別文化對個人以及兩性互動的影響力,並探尋可能的改變之道。
傳統性別文化的謬誤不止於刻板僵化,還加上優劣高低的價值觀,譬如男孩的生命價值高於女孩,男性特質優於女性特質,男孩的人生發展也優先於女孩等等。這樣的價值觀,顯現在父母與子女之間日常的種種互動,譬如父母對兒子說:「你要好好爭氣,成功賺大錢,將來爸爸媽媽就靠你了!」此話的意思言明兒子是這個家的正傳,女兒卻會在長大後,嫁給別人,成為別人家的人。又譬如,常會聽到這樣描述某某男孩:「他是他爸爸媽媽的寶貝獨生子。」事實上,這個男孩可能有其他的姊妹。在教育投資上,父母傾向鼓勵女兒去念職校,卻願意花較多的金錢讓兒子念昂貴的私校,或出國深造。女兒的隱形不見,沒有如同兒子般受到重視,逐漸影響其成長過程中對自我價值的看法,也難以培養足夠的自信與自尊。也就是說,在這樣的親子對待之下長成的男女,男性的自我逐漸膨脹,而女性的自我卻漸形壓縮,在日後的互動中,男性容易跨越人我分際,要求女性滿足他一切的需求,對女性予取予求,而女性也將屈從/服侍男性內化為自我要求,其成因明白可見。一代代如此繁衍複製下去,男女平等根本無法有重新建立的可能。